大众网?海报新闻记者 李鸿如 济南报道 随着历城区董家街道城中村改造十村安置房分房结束,6000多户回迁居民陆续入住虞麓花园,物业管理服务成为入住后的重点工作。近日,董家街道提前谋划,将12345服务关口前移,形成政府协调,承建、项管、物业等多方联合服务的“1+N”服务模式,让十村安置区入住群众的诉求和问题在社区内得到受理解决。 关口前移: 选拔18名骨干成立工作专班 多方联合让问题不出社区 “我家正准备安装空调,发现还没打孔。”8月25日一早,虞麓花园B区12345热线办理中心接到B7幢2单元住户姚维柱反应的问题,工作人员随即记录在册,并派出物业维修人员进行修理。“热线中心对我们的事很上心,我刚反映问题没多久,他们就打电话和我确认情况,并上门解决问题。”姚维柱对社区热线中心的办事效率连连称赞。 这样的一幕已在虞麓花园多次上演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居民们陆续来到社区热线中心,将自己新房出现的问题反映给工作人员,由工作人员登记居民楼号、联系方式和具体问题等信息。“新房交付,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,我们鼓励居民多反映,让问题不出社区就得到解决。”董家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主任王刚说。 据了解,虞麓花园为董家街道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,村民于8月1日交房入住。“居民入住前,我们就从物业科、城管办等8个部门中,选拔18名骨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,与物业方、承建方联合,在社区内建立临时热线中心,专门收集安置房居民反映的问题。”王刚说,居民反映问题最多时一日可达300余条,把这些信息收集起来是一项大工作,而“1+N”服务模式可以合理调动承建、项管、物业等处理单位,做到第一时间接收,第一时间派发。 主动服务: 70%-80%问题可当日解决 力争10月底前问题清零 单子移交后,多久可以解决、如何解决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。在虞麓花园B3幢2单元5层,记者看到物业维修人员正在修理猫眼,从检查、拆取到重新安装,几分钟便完成了。“今早刚去反映了猫眼的问题,这才一上午就解决了。”户主徐文强说。 “‘1+N’不仅体现在收集问题、派发问题上,更体现在解决问题、督促完成上。”王刚告诉记者,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,热线中心采取不同方式跟进解决,目前,修理猫眼、空调打孔这样简单的问题占总数的70%-80%,上报后当日即可解决。而对于房屋漏水、供电等少数建设问题,由于花费时间较长,热线中心会与施工方协调尽快统一处理。 “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主动服务。”王刚表示,在“1+N”模式下,街道工作专班定时开例会,整理近期问题,监督处理单位的落实情况,并及时进行回访。此举使处理单位靠前一步主动服务,让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。此外,对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,热线中心工作人员采取入户上门的方式,主动询问、解答他们的疑惑。 现在,虞麓花园热线中心已形成一套完备的工作流程。“下一步,热线中心将继续以主动服务的姿态,为居民除难题,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质量,认真、谨慎对待每个问题,争取10月底前将问题清零。”王刚说。
|